微生物对二价汞(Hg(II))的摄入是汞甲基化或还原的第一步。因此,准确评估汞的生物有效性对于厘清汞的归趋及环境风险至关重要。纳米硫化汞(HgSNPs)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如缺氧底泥、底泥间隙水、生物膜,以及有氧土壤、天然表层水和废水,可被微生物转化为高毒性甲基汞或挥发性元素汞。但是,如何评估纳米硫化汞的生物有效性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此外,微生物对纳米硫化汞的吸收利用仅仅反映了其对纳米态和离子态汞的综合效应,仍存在“吸收-溶解”及“溶解-吸收”的争论。针对该科学问题,该研究采用Hg-S-DOM三元体系,合成了粒径为3.17±0.96 nm的纳米硫化汞。以汞诱导型传感器E. coli UCRF和组成型传感器E. coli ACPF为模型微生物,建立了可定量纳米硫化汞生物有效性的分析技术,并考察了细菌对纳米硫化汞的溶解及活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