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阴永光课题组在Nature Food发文揭示 人为活动塑造鱼类汞浓度水平的地理差异

发布时间:2024-10-1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阴永光课题组在人为活动塑造鱼类汞浓度水平的地理差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Human activities shape important 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fish mercury concentration levels”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 Food (https://doi.org/10.1038/ s43016-024-01049-z)。

甲基汞是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之一,可沿食物链富集累积,鱼类消费是人类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鱼类汞含量与环境汞浓度、鱼类特征及食物网结构密切相关(图1)。这些因素又受控于人为活动,但尚不清楚各因素对鱼汞累积的具体贡献。目前对人为活动如何驱动鱼类汞含量的地理差异认识有限,阻碍了汞污染的有效管理。

研究团队分析了全球 315 个水生系统的鱼汞特征,发现鱼类总汞和甲基汞浓度在不同国家/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进一步以中国和美国为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国的汞排放较高,但其鱼类总汞和甲基汞水平却远低于美国。为厘清驱动鱼汞累积的关键因素,该团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将鱼类甲基汞的地理差异与人为活动、环境汞浓度、食物网结构和流域特征相关联。结果显示,人为活动通过加剧环境汞浓度和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或改变鱼类性状来影响鱼类甲基汞浓度水平。其中,鱼类大小是最具影响力的直接因素,正向影响鱼类甲基汞累积,其次是鱼类营养级(图1b)。但过度捕捞等人为活动会降低鱼类大小和营养级、缩短食物链及鱼类寿命,从而降低鱼类甲基汞累积。这也是中国鱼类甲基汞浓度水平较低的关键因素。

这一研究提示,虽然中国目前鱼类汞浓度水平较低,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食物链的恢复(由于生态系和统恢复和对过度捕捞的限制),即使是在汞排放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未来仍可能会面临鱼类甲基汞升高的困境。在将汞污染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进行管理的同时,还需考虑区域汞排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物网结构的地理差异。

图1影响鱼类汞浓度水平的因素.jpg

1影响鱼类汞浓度水平的因素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阴永光研究员和蔡勇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向玉萍(现任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4-01049-z